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年5月 1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5月17日上午,我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座谈会。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首席专家郑杰文,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社科联原一级巡视员、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忠高,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山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李善峰,济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士强,济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光红出席会议。我校部分文科学院、科研平台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社科处处长张守凤主持。
张士强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我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广大一线教师表示诚挚的问候。张士强校长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和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之际,我们在此召开座谈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五年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学报(社会科学版)办刊等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综合实力与办学声誉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潜心研究,不畏艰辛,攻坚克难,以对学术的热情、执着和坚守,为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全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把握当下,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聚焦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郑杰文教授在发言中对济南大学哲学社科工作突破常规、异军突起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科评价与科研政策运用的好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说明济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是相一致的。针对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中所提到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总体水平不高,学术原创力不强等问题,郑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学术原创力不強的主要原因一是片面“向后看”意识的影响;二是学术研究保守思维模式的缺陷;三是学术研究的方法有问题。郑教授提出,要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学术原创力。首先要“向前看”追求高目标,要沉下心做经得起时间锤炼、能得到业内认可的研究,力求在学术研究中实现个人价值;其次,要开阔学术思维,加强科研原创能力和自由思考能力的训练;再次,要掌握前人成果,相信前人而不迷信前人,在实地调研中去做研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周忠高教授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5·17”重要讲话五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于五月九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为弘扬中华文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等院校应自觉肩负起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使命和重大责任,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与贯彻落实“5·17”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学校工作实际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中华文明的弘扬,着力培育中国特色、山东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优势方向和高峰学科,着力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繁荣兴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应有贡献。
李善峰研究员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从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历史中观察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这提升了我们思考问题的高度,拓宽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五年来,山东省社会科学工作者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强化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行动意识,把问题导向贯穿研究的全过程,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智库成果中努力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山东省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山东省人大常委邢乐成教授谈到,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金融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更加深切地感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走在了世界前列,很多原创性试验和创新都发生在中国,但是在讲好中国的“金融故事”、构建新理论、把握实践话语权等方面还做得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潜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徐庆国表示,学院师生一直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17”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在解决突出理论问题和实践对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将继续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要求,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学院张兵院长认为,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对于指引和推动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将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提升转化为话语优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深入研究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将中国实践经验总结好,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文洪朝教授表示,学院要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科研和教学全过程。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把研究和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首要任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
商学院徐伟教授认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对当前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中“五唯”的破与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学术研究的努力方向。我们哲学社科工作者应自觉把个人的学术追求和国家、民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体育学院闫民教授谈到,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华文明的有力推进,体育逐渐成为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们应立足体育学科发展规律,厘清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的内在逻辑关系,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体育的价值和作用,为实现体育育人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进。
济南传承家文化研究院王众院长认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5.17”重要讲话应从两方面着重理解和重点落实:一是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重要?从民族复兴的历史上看,习近平总书记的“5.17”重要讲话就像当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样重要,具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二是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首先要坚持好毛泽东等老一辈理论家注重的亲和力、斗争性和影响力的风格;其次要发展好山东特色、山东风格、山东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再次要打造好本土化、有特色、创新性的济南大学学术品牌。
美术与设计学院陈健副教授表示,我们学院广大师生在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的同时,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一样,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
座谈会上,文学院宋洪民教授、政法学院杨风教授、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王树青教授、高等教育研究院王玲副院长、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付强主任等教师代表也从不同角度谈了对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的认识,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以及对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