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我校经济学院孙国茂教授应邀出席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第三次会议预备会议。会上,中国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的生态项目作为成功典范,向世界展示了该企业在沙漠治理、碳减排、富民以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这次题为“沙漠治理和中国内蒙古可持续发展”会议是为期两天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第三次会议预备会议期间的一场重要活动,由中国国家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共同举办。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是今年6月在巴西里约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第三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秘书长沙祖康在这次会上指出,过去几年,中国政府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在解决荒漠化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生态项目就是众多成功实例之一,该项目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肩负社会责任、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其经验值得借鉴。沙祖康表示,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生态项目,在追求以“三碳循环”为特色的绿色经济的同时,通过综合生物管理技术,在抗击荒漠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在会上表示,希望内蒙古毛乌素热电公司的成功实践能向有关非洲国家推广,成为全球最佳实践,为全球防治荒漠化提供可持续的途径,将人类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海变成孕育新能源和优良食品的宝藏。他希望大家到内蒙古毛乌素热电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访问,并表达了希望组织相关非洲国家代表到中国学习观摩的意向。
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经社部、联合国全球契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秘书长非洲事务特别顾问办公室、联合国利用微藻类螺旋藻抗击营养不良政府间机构(The Intergovernmental Institution for the use of Micro‐algae Spirulina Against Malnutrition,IIMSAM)、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等机构的官员及专家、学者,以及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第三次会议的部分代表60余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3月2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李宝东大使专门听取了此次活动的汇报,对内蒙古毛乌素热电有限公司在沙漠治理和发展低碳经济所取得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对国内企业首次到联合国推广经验所取得的成功给予高度评价。联合国官网、新华社、人民网、香港凤凰网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这次活动做了相关报道。
孙国茂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先后在《东岳论丛》、《山东经济战略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山东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低碳经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等高水平学术论文并向中国证监会、山东省人民政府等部门提交了一些很有价值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
2011年,孙国茂教授在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开发的热电项目把治理沙漠、抚育灌木产生的大量剩余物用于发电,并研发出利用热电厂排放的烟气二氧化碳生产螺旋藻的专利技术,这是一种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减少碳排放并为人类提供健康食品的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的企业发展模式,完全符合联合国倡导的低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孙国茂教授倡议并策划了本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