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有关单位:
现将2026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申报要求
1.选题要求。选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注重强化问题意识。基础理论研究要瞄准学科理论前沿,选题要结合学科建设,拓展理论深度,注重研究的原创性和开拓性。应用对策研究要围绕省会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注重研究成果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申请人可根据《2026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指南》(附件1)规定的研究方向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自行设计具体题目,也可结合全国、全省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方向,另行设计具体题目。
2.项目类别。本年度规划研究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其中重点项目60项左右,一般项目260项左右,坚持质量第一,若申报质量不高或数量偏少,立项数量将予以缩减。拟定研究截止时间为2026年9月,具体以《立项通知书》要求的时间节点为准。
3.申报资格。申报重点项目应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申报一般项目应具有中级以上(含)职称或者具有硕士以上(含)学位。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报;在站博士后人员可申请,其中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全脱产博士后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
济南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学校,及中央、省驻济单位具有主持课题研究能力的人员,均可申请承担项目研究。不受理党政机关副局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参与的研究课题。
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尚未完成的,及两年之内被济南市社科工作办撤销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此次项目。
4.申报材料。申请人须如实填写《2026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和《2026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设计论证活页》(以下简称“论证活页”),不得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5.立项评审。申报项目实行专家评审,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申请人填写《论证活页》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否则取消参评资格。评审结果将在济南宣传网(http://www.jnxc.gov.cn/)公布。
6.结项要求。(1)项目结项时需报送研究报告(重点项目不少于2万字,一般项目不少于1万字),以及1篇公开发表、与研究项目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应为第一作者。外文类结项材料均需提供中文译本。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应在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省级党校或本科院校学报发表不少于3000字的文章,或在副省级以上党报理论版发表不少于1800字的理论文章。一般项目研究成果至少应在国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不少于3500字的文章。发表期刊均需具有CN刊号且能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平台检索查询。(2)关于济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副市级以上领导同志推广性批示或进入厅局级以上相关职能部门决策的项目,经审核后也可予以结项。研究成果在报送领导同志、相关部门或发表时,应注明“2026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并标注项目名称和编号。
不能按时完成项目研究的,经申请并批准后,可延期半年。延期后仍不能按时完成的自动作撤项处理。
7.资助经费。本年度重点项目资助经费为1万元,实行后期资助。申请延期结项的,资助经费不予拨付。一般项目为自筹经费项目。
三、有关要求
1.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同时不能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申报,项目组成员参与研究的项目不能超过2个,每个项目组的参加人员一般不超过5人。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或有不良信誉记录的,项目负责人两年内不得申请新项目。
2.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项目负责人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应按照申请书设计进行研究,如有最终成果形式、研究内容等重要事项变更,应填写《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审批表》,报市社科工作办审批后变更,项目组成员、延期完成事项变更书面申请随结项材料一并提交。
四、其他事项
1.各单位要按照通知要求,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对《申请书》和《论证活页》填写内容,特别是项目负责人申报资格、是否承担在研的其他市社科规划项目、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进行严格把关,择优报送,减少同类选题重复申报,确保申报工作质量。各单位推荐申报项目原则上不得超过10个。
2.我校申请人请于10月14日(星期二)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社科处501,电子版材料发送至社科处邮箱,逾期不予受理。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情况汇总表(学院盖章)及电子版,审查合格的《申请书》和《论证活页》(各3份)及电子版(申请书与设计论证活页分别汇总,并以“项目类别+单位+项目负责人姓名”作为文档名称)。
社科处联系人:任慧颖 侯环
社科处联系电话:82767335
社科处邮箱:shekechu@ujn.edu.cn
社科处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