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朱松美教授申报的“东周两汉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春秋》诠释”课题获批立项。我校今年共获批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青年项目4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获批经费共计335万元。至此,我校今年所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较“十二五”期间的平均立项数增长41.5%,获批经费较“十二五”期间的平均经费增长62.7%。
朱松美教授所申报课题以春秋战国至两汉,中国由贵族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这一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为切入点,重点探讨社会转型过程中,学者如何围绕政治变革这一社会重大问题,通过对儒家经典中最具政治色彩的《春秋》经的创造性诠释,以推动完成与社会政治变革相辅成的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的创新和重塑。
拓展国家级社科项目立项渠道是我校今年社科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社科处每年都邀请专家针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做专题辅导,同时每年对文科教师的博士论文修改情况和各学院老师所从事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进行摸底调查,跟踪培育,深入挖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潜力,以进一步实现我校所获国家级社科项目类别的多元化,以提升广大人文社科教师的项目申报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类别之一,主要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以资助学术专著为主,也资助少量学术价值较高的资料汇编和学术含量较高的工具书等。国家社科基金26个学科,包括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涉密成果除外)三个单列学科均可申报,重点支持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础性研究。从2016年开始,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实行集中受理申报,一年评审一次。今年共申报1209项,成功立项39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