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社科处
学人风采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人风采 >> 正文
科研破晓路 静而学无止——访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获得者夏晓丽老师
发布时间:2014-10-24  点击:


\x22\x2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有幸采访到了“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夏晓丽老师。

  夏老师是法学博士,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2012-2013年间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成功完成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她主要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是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成员,并开设《当代西方社会政治思潮》、《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等通选课和新生研讨课,承担研究生专业英语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等研究生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区治理、基层民主创新、公民身份理论等。夏老师已在《社会主义研究》、《山东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晋阳学刊》、《中南大学学报》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编著作4部。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于2013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机制创新研究”规划项目。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当笔者问起夏老师获得此基金时的感受时,她给了我们一个简洁的回答:“是挺幸运的,但也在情理之中。”夏老师坦言这是她第三次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前两次申报时心不够沉静,论证的深度不够。第三次是在国外做的,看了很多书,思路也打开了,主要是心里很平静,下了很多细功夫,冷板凳也就坐住了。”她还说这一项目不仅为课题组提供了科研经费和科研动力,也为学院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科研是条枯燥艰难的路,只有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失败,才有成功的希望。夏老师在科研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万事开头难,科研项目的申请有时需要准备两三年甚至四五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贵在坚持。我也会感觉枯燥无奈,但是一旦沉下心来钻进去,就会寻找到科研的乐趣,在单调的科研中体会点滴的成功。”夏老师在介绍自己科研经验的时候多次提及要多向别人学习、不断去请教,她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向别人学习非常重要,向有项目的老师学习,向同门师兄师姐请教,多听讲座,多查资料,从相关学科中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选择了这条路,只要坚持,不急不燥就会有收获。”夏老师还告诉我们,“国家基金申请下来只是刚刚开始,项目要结题、要出成果,后面的科研之路会很难,但再难也要走下去,希望通过国家基金这扇门为自己打开一个更多彩的科研世界。”

  伟大的作品不只是靠力量完成,更是靠坚定不移的信念。能取得如上成绩,也许与夏老师一直以来当老师的梦想有极大关系。夏老师热爱课堂、热爱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你想干好就要多付出,要花心思备课,用心设计教学环节。当然有付出必然有回报,每当上完一堂课,看到学生满意的眼神或是学生给予热烈掌声回应时,所有的劳累都化作了幸福的感觉。”她欣慰地谈着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这十几年走下来很辛苦,但也很幸福。每年都要面对一张张新鲜的面孔,学生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在解决学生的问题中,自己也像学生一样不断成长,不断积淀。在大学校园里,身份虽然是老师,但每天像学生一样学习成长是我最兴奋的,是学生在督促着我不停地学习。” 

  对于大学生该如何学习,夏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首先谈到了文科学生的学习:“大学只是人生的第一个门槛,要把握好课堂时间,从课堂上汲取精华。尤其是社科类学生,要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要注重与老师的交流。学习不要有太强的功利性,要拓宽思路,不要太拘泥于自己的专业,要有主见地根据兴趣选择自己的方向。善于吸取他人意见,但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轻信捷径,路还要靠自己走。”其次,关于大学生应该如何规划人生目标,老师告诉我们人生规划不要太绝对,但是要有大致规划。比如:大一要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社团活动等;大二开始就要学好专业,融入社会还要靠专业立足。不疯狂,无青春,但不要因为大学宽松的环境而放松甚至放纵自己,相反,在宽松的环境中更应热爱学习,并要自主学习。

  采访的最后,夏老师把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送给了我们:“趁着年轻,大胆地往前走。”就让我们怀揣着老师的悉心教诲和殷切希望去大胆地追逐梦想吧,也愿已经实现梦想的夏晓丽老师继续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

 
» 上一篇:踏实努力出成绩 谦虚谨慎求发展——访文学院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成红舞老师
» 下一篇:教书育人 默默耕耘学子明天——访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优秀教师张婷
标签关键词:

上一条:堂堂正正做人 勤勤恳恳做事——访酒店管理学院范涛老师

下一条:将面点做成一件件艺术品——记酒店管理学院“济南市突出贡献技师”张淼

地址: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电话:0531-82767339 82767337      E-mail:shekechu@ujn.edu.cn 
Copyright 济南大学社科处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