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社科处
学人风采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人风采 >> 正文
科研促教 人格育人——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彩云老师
发布时间:2014-10-24  点击:

\x22\x22  在一个清爽的下午,我们和王彩云老师的见面如约而至,她一脸亲和的微笑,舒展了我们内心的一丝丝紧张。那一身简洁大方的装扮、一头干练的短发和一副细框黑边眼镜,无处不透露着一位从教三十多年的教师特有的学者气质。

  王彩云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现任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系副主任、教授。她主要讲授比较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代政党制度等本科生课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硕士研究生课程。

勤于发现 以科研促进教学

  以高品质的科研成果促进教研水平的提高,是王老师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近年来,王老师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自踏上教师岗位后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其中刊于《政治学研究》等A类期刊的文章3篇、刊于CSSCI来源期刊的文章17篇,获得济南市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她用一篇篇论文和一个个科研课题证明,作为一个教授更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行动体现教授的价值。在目前还未结题的国家科研项目中,她已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近10篇文章。而当我们让王老师谈谈她的科研压力时,她的回答让我们惊讶:“对于科研方面,我没有太多压力,有得只是动力,因为写文章、做课题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是有时觉得时间不够用。”王老师对科研的热爱以及因此取得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教研水平的提升。另外王老师共发表教研论文6篇,并与人合作主编出版了《人格教育》一书。

  王老师一直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研究性教学、做研究型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定位和职责,以科研成果促进并指导教学。她认为“以科研促教学”是一个真理,科研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把握与教学框架的合理构建有很大帮助,如果没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和学术功底,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讲授必定狭窄和肤浅。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积累,才能全面、深入把握课程内容,也才能把课程内容准确、灵活又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虽然教学与科研有时在时间上会有一定的冲突,但是教学和科研的确可以相互促进并实现共赢。“我自己的好多科研题目都来自教学过程中思考的问题。你发现了问题并对它加以研究,把研究的结果发表出来并传授给学生。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王老师如是说。

旧课添新 以魅力影响学生

  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王老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投身于教学岗位三十年之久,王老师一直秉持着“课比天大”的理念并从未背弃。尽管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早已一遍一遍重复到烂熟于心,她却依旧认认真真去准备每一堂课,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如果课前不备课,不增添新的内容,首先我自己就接受不了。增加了新的内容后学生愿意听,自己也会感到极大的满足。下课后心情愉悦,有一种成就感。”王老师诚恳地说,“教师教学要有自己的思想,要不断扩展新知识,绝对不能照本宣科。”她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精益求精,为得也是让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思考、主动学习。

  对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翘课现象,王老师也抱以理解的心态,她会首先想到部分学生不喜欢上她的课也许是自己的授课存在问题,因此下课后就反思调整课程内容设计,并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很少会对学生有太强制性的到堂要求。“要尊重学生,要用自己上课教授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而不是靠点名来留住学生。这不是放纵,也不是不负责任,这是理解,是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不分年龄的。”王老师这一席话让我们倍受感动。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屡屡获得学生们的好评,并多次获得了“济南大学本科教学贡献奖”、“济南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责任熔铸于课堂教学中,踏踏实实研究、认认真真备课,在平凡的教学中追求着卓越。

  回顾自己三十年如一日的教学,王老师说:“没有别的,只有两个字——认真。”2013年她第一次以指导老师的身份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项目,面对陌生的课题,她运用科研的态度和方法,悉心教导和督促自己小组的成员,在平时繁忙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中抽出时间,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帮他们修改比赛方案,甚至连答辩辞中的每个措辞都不放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所带领的团队以“关于影响外来人口城市融入因素的调查研究——让他们变我们”为题展开的深入调查研究,荣获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和第十三届“挑战杯”济南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有付出必有回报,认真的人不会吃亏。

清心寡欲 以书籍陪伴人生

  在这样看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中,她却从来不会觉得枯燥——她认为教学这个职业最适合自己,平时看书并将好的书籍介绍给学生、有什么想法写篇文章发表,便是工作带给她的幸福。王老师欣慰地对我们说:“可能有很多人,他们的兴趣爱好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办法统一。而我个人最大的爱好恰巧是看书和教学,我很喜欢我的职业,所以我认为我比别人幸福,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的工作和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够极大地融合在一起,使我乐意去认真并全心地做好它。”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交谈过程中,王老师谈论最多的就是“读书”二字,这不仅是她的爱好,更是一种丰盈自身知识的生活方式。她对我们当下大学生的建议也是“多读书”,但不要太功利,要随意读自己想读的书。对于书目的选择,王老师也表现出很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她认为,大学生读书应该是自由的、随兴所至的,哪怕是小说也可以尽情去读,只要是自己热爱的就要去追求。谈到这里,她感慨地说:“现在你们的压力很大,从刚入校门就开始忧虑毕业以后的事情。而大学时代本应该是充满青春活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去追寻梦想的时代。现在有很多同学在网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喜欢宅在宿舍里,缺乏年轻人的活力,其实手机或电脑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玩具,不能沉溺其中。哪怕平时静下心来读读小说也比玩手机要好。”

  采访的最后,王老师说,她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天能够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目的、随心所欲地读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和学生、朋友聊一聊自己读书的心得和感想,过这样一种安然的生活。我们祝愿王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路上结出更多的科研果实,并能够早日安怡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她身边岁月静好,安心做一朵温婉的彩云。

 
» 上一篇:霓裳长舞 羽衣翩跹——记中国首届针织时装设计大赛铜奖获得者鲍怀敏老师
» 下一篇:顺应时代潮流 教研知行相恰——访管理学院常相全老师
标签关键词:

上一条:堂堂正正做人 勤勤恳恳做事——访酒店管理学院范涛老师

下一条:将面点做成一件件艺术品——记酒店管理学院“济南市突出贡献技师”张淼

地址: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电话:0531-82767339 82767337      E-mail:shekechu@ujn.edu.cn 
Copyright 济南大学社科处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