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社科处
学人风采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人风采 >> 正文
用真情装潢课堂用沟通点缀艺术--——访美术学院董传超老师
发布时间:2014-10-24  点击:

 

\x22\x22 “我觉得能当老师,我很快乐;能带领学生找到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向,更让我感到充实”。这是见到董传超老师,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倾注许多心血、时间去坚持做的事。董传超,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主任,“海瓷艺术杯” 2012第三届山东艺术设计大赛金奖的指导教师。亲切、和蔼,谈吐温文尔雅,简洁大方、专注学术、一丝不苟是董传超老师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了解他的教育经。

  教学相长  三省吾身

  问及为何选择教育事业领域的时候,董传超老师说道,“我觉得能当老师,我很快乐;能带领学生找到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向,更让我感到充实,学生的信任,遇到问题一起沟通交流,没有老师和学生间的鸿沟,反而像朋友一样互相学习是我对教育事业最期盼的事。”董传超老师1999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得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品牌形象设计、广告策划。当问及这13年中的收获成果时,董老师说:“这些年来,每年的原始课都在550节左右,虽然自己是老师,但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的底蕴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同学们交流,学生个性鲜活,使我也迸发出了一种向上活力。”教学生活中,董传超老师给予学生的远远超越了专业的界限。据学生们介绍,董传超老师不仅在专业上给他们很大的帮助,生活中,也解答了不少疑惑。教学过程中,董传超老师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才是硬道理。在董老师看来,参加比赛不是最终目的,通过比赛,让学生真切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才是最主要的。大学生身居象牙塔,参加比赛与外界接触、贴合社会的需要就是为了避免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毕业时与社会脱节。所以他上课时,并不是一味地进行理论传授,而是在不脱离教学的情况下,让学生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

  苦寒之香 前进之阶

  董传超老师曾获得众多奖项:2005年广告作品《水源地》获中国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大赛铜奖;2010年广告作品《开关-CO2-我的低碳生活》获第三届山东国际大众文化艺术节银奖;广告作品《数字-网络-我们的生活》获2009中韩现代广告海报设计大赛铜奖;2010年广告作品《方便筷系列》获第三届山东省文博会广告创意大赛铜奖;2011年招贴作品《岁寒三友》获首届山东省学院杯广告创意大赛铜奖;招贴作品《水孕育未来》获2009中韩现代广告海报设计大赛银奖;招贴作品《2012设计展》获2009中韩现代广告海报设计大赛铜奖。古人云: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奖项更与自己的付出不可分开的。此次比赛,问及创作灵感来源时,董老师说:“这归功于我的学生,我看到有的同学在做十字绣,所以作品移植于十字绣的风格。”怎么看待您获得的奖项呢?笔者忍不住脱口而出。“奖项对学生来说是证明,至少参与过,也是对学生自己的肯定;作品多数是在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创作,不管得奖与否都是我课堂的一部分,比起荣誉,更愿意让它成为学生的动力,不骄傲不气馁,能力绝不是一组作品能简单概括的,还需要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

  找准方向 坚持坚持 再坚持

  作为90后的学生,深知自我缺乏一种执念与力量让自己走出迷雾,很困惑,很迷茫,相信很多同学也深有同感。在问及如何看待我们这种状况时,董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有活力,是你们很鲜明的特点,也是你们身上的标签,然而不能让标签成为代言词。做事要雷厉风行,不能拖沓。做好点点小事,才能汇聚成大事。“有时候我们很迷茫,还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懈怠心理,这该怎么办呢?”笔者随口问道。董传超老师微笑着说:“每个人的成长路上,多少会有些困惑。尤其是在岔路口,迷茫也是很正常的。这时候要多交流多沟通,想办法解决。当前大学生普遍缺少的是方向,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所以找准方向是第一位的。人一旦坚定了信念,身上迸发的力量是很巨大的。对于你们来说,学习本身就是生活,而生活也是学习,两者相辅相成。”

  他年轻,不过而立之年,却有成熟稳重之心态;他敬业,科研岗位上,从未懈怠;他严谨、一丝不苟深深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就是董传超老师,一位在科研岗位和教育一线上发光的新星。他用勤奋的双手和智慧浇灌出理想之花,指引我们前进,为我们树立榜样。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董老师的成功经历让我们更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就算是掉也会掉在一千米之外;而一千米的路,也需要我们去走。

 
» 上一篇: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访第五届优秀教学奖获得者宋磊
» 下一篇:默默的学生培育者 执着的科研人——访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宋素涛老师
标签关键词:

上一条:堂堂正正做人 勤勤恳恳做事——访酒店管理学院范涛老师

下一条:将面点做成一件件艺术品——记酒店管理学院“济南市突出贡献技师”张淼

地址: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电话:0531-82767339 82767337      E-mail:shekechu@ujn.edu.cn 
Copyright 济南大学社科处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