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丽,八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体育学院副教授,出身武术世家的她从小学习武术,练就了出色的腿脚功夫,在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在教学中,她兢兢业业、遵章守纪,关爱学生、严格施教,先后获得济南大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在社会上,她先后担任曲阜市武协主席、济宁市武协副主席、山东省高校武术协会副主席、山东省少数民族体协副主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在别人眼里,她是被荣誉环绕的大名人,可是王丽老师内心深处却没有一丁点名人的感觉,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荣誉与责任并存,在荣誉面前要保持平常心,而我更加看重自己身上的责任,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作为人大代表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
初次见到王丽老师并没有那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而是很和蔼,像母亲一般,亲切地叫我“闺女”,和她攀谈起来更是觉得她很随和,而且很理解我们年轻一代的一些想法,聊天后觉得收获颇多。对王丽老师的进一步了解让我更加仰慕她,仰慕她作为人大代表为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所做的一切工作的精神,仰慕她作为一名教师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教育和爱护的品质,仰慕她不恋虚名、权位的崇高人格。
梅花香自苦寒来
王丽老师出身武术世家,祖父王兆林是著名武术家,生前曾任山东省武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委员;父亲王新泉是著名武术家、教授,曾任山东省武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国家级武术裁判员、全国武术百杰;叔叔生前曾任全国武协副主席、全国太极拳冠军、国家级武术裁判员。在这种家庭环境里,王丽老师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武术训练,劈叉、踢腿、下腰等动作是每日必练的基本功,汗水和泪水充斥着整个训练阶段,儿时的艰苦训练成就了现在的她,为她的成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2年考入山东省实验中学,并加入武校队继续练习武术,时常参加校内外表演和比赛,获得老师的好评。通过练习武术她养成了勤奋、刻苦、正直和谦和的品质。1975年响应党的号召,下乡到曲阜接受劳动的洗礼和磨练,在此期间她组织了当时曲阜县第一支少年武术队,经常为群众表演武术,并四处奔波为各乡镇组建武术队和巡回辅导,这期间吃了不少苦。通过她艰辛的付出和努力,武术活动在曲阜迅速繁盛起来,她因此成为曲阜市的“大名人”。此后,武术队员因成绩优秀有的选入省武术队、有的则考入高校武术专业,《山东体育报》曾对她的事迹进行了专文报道。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系,经过四年的学习她在武术方面更上一层楼。上学期间她和同学们经常为全校师生表演武术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广泛认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曲阜一中任教,常年坚持义务为退休老人和外国来宾辅导武术,继续为曲阜市的武术事业打拼和奋斗。由于她的出色表现,先后选为“济宁市优秀武术辅导员”和“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
除了长期坚持义务辅导武术外,她自己还坚持武术训练,并先后获得山东省民族运动会武术比赛第一名,两次获得全国民族运动会优秀武术表演奖。她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所承受的苦和累只有自己最了解,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这正是荣誉垂青勤奋者,“梅花香自苦寒来”。
教书育人乐其中
1984年王丽老师从曲阜一中调入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系任教,从此走上了大学讲台。她由衷的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并从中享受到教书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她遵守校院规章制度和教学纪律、遵守职业情操和学术诚信、履行教师职责,教书又育人。
2000年,王丽老师调入济南大学体育系任教。身为体育教师,她勤于研究教学业务,教学态度认真、教学精力投入,对教学从不马马虎虎。课前备课认真,力求上好每堂课。她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充实教学内容,认真做好课件,极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组织教学,适时示范和指导,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严格按要求指导学生的武术论文,对学生认真负责。注意吸收同事们的优点和长处,及时了解国内外武术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王丽老师视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她说:“父母既然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要替他们照顾好、教育好,让孩子健康成才。”有一次,一位同学在练习刀术时将手割伤,她迅速带着学生去医务室挂号,就诊,包扎,看到血往外淌,王丽老师着实心疼,她就如母亲一般在照顾学生。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她注意因材施教,承认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差异。有位学生成绩一直不太好,每次上课重复教好几次也学不会,王老师向其他同学打听那位学生的情况后得知,他每天勤加练习并无懈怠。了解这一情况之后,她就去鼓励那位学生并额外增加辅导,使这位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得到了较好的成绩。
教学之外,王丽老师注意跟踪学术前沿,撰写论文、著书立说。出版个人武术专著《腿功》、参与主编高校教材《武术散手》、参编高校教材《体育与健康》、发表“武术散打运动员体能理论研究综述”、“念动练习在武术训练中的应用”、“论北京奥运会后中华武术的发展问题”等论文8篇。参与省、厅、校级课题研究三项,论文获山东省首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三等奖。这些成果都能很好地应用于武术教学之中。
王丽老师长期的武术训练中,身负过比较严重的运动性损伤、动过手术。多年来,不少同事劝她改行政或做点轻松的工作,但她感到自身还能承担而不愿离开教学岗位,一直坚持到现在,并于2004年被评为济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她在学生中的人气旺盛,备受学生爱戴,学生都喜欢与她聊天。近三十年的教学,使得她桃李满天下,而这正是她最感欣慰和快乐的事。
建言献策履职责
王丽老师是一个富有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心的人。1984年,她开始担任曲阜市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委员;济宁市第六、七届政协委员;从1993年始任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任职以来,她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积极建言献策、履行代表职责、反映民情民意。在各级人大和政协会议上独立或联合提交了逾百份议案和建议,并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提案。
王丽老师说:“作为基层代表,亲眼看见的、亲身体会的、亲自了解的,才是事实。”所以她经常去各个地方调查,即使去市场买菜也会观察各种社会问题,积极听取各种社会的声音,反映人民大众最迫切的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谋福利。她围绕高校和教育问题多次提交议案和建议,她的建议、访谈等曾经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人民权利报》上刊登报道。在不久前召开的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王丽老师代表学校提交的 “加强校园安全工作迫在眉睫”、“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高校软实力”,分别发表于《人民权利报》和《中国文化报》。她呼吁重视师爱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她认为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是高校和谐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希望通过代表提案使这些问题受到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
荣誉面前平常心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省高校武术协会副主席、省民族体协副主席、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济南大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身份和荣誉称号,在种种荣誉面前,王丽老师总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她穿衣简朴、生活简单,严于律己、遵法守纪,谦和热情、待人随和。她身份特殊,学校领导对她关心备至,但是她却从未因此搞特殊、谋私利,在教学岗位上踏踏实实做着平凡的工作。对待生活,她内心充满阳光。她在社会上是一个听取民声、反映民意的人大代表;在学生面前是一位和蔼的老师;在同事面前是一位令人信赖的朋友;在家里是个孝顺的儿媳、称职的妻子、慈祥的母亲,她“没有一点名人的感觉”。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努力进取并勇于担当的人;一个兼顾社会、工作和家庭的人;一个有着人大代表、教师、妻子、母亲等多重身份的人。她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去诠释“奋斗与成功同在,责任与荣誉共存”的意义,并且会一直这样做下去,她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和仰慕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