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社科处
学人风采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人风采 >> 正文
教学相长 薪火相传——访济南大学首届“教学名师”获得者文学院唐欣老师
发布时间:2018-04-26  点击:

 

三月暖春回,柳芽冒青花染红。在这样的季节里,蓬勃的生长气息随处可感。笔者也怀着期待的心情与唐欣老师相约在图书馆下的咖啡馆里,进行了一段令我们收获颇多的采访。
    唐欣,文学院教授,中共党员,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中文系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曾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她是校优秀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团队的主要成员,所参与建设的“当代文学”、“现代文学”精品课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她曾获济南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学能手奖”、第五届“优秀教学奖”,多次获得“本科教学贡献奖”,也是本次济南大学2017年度首届“教学名师”获得者。
循循善诱  良师益友
    韩愈的《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唐欣老师眼里,这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她坦言自己在十余年的教学经历中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是首要任务。在当下社会中,师德被凸显得越来越重要。课本上既有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或是查找相关资料去获取,相应的这就更多地考验一位老师如何去讲好每一堂课,然后把正确的价值观念传达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显得尤为重要。
    唐欣老师于2006年7月进入文学院,自开始作为讲师给学生上课,她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便广受学生欢迎。对于唐欣老师来说,上课是一个交流的过程,而不应采取一种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更多地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她讲到自己在授课过程中会推荐一定的书单给学生,让大家一起分享书目或者读后感,课堂也会生动很多。她努力寻找让学生积极自愿地接受知识的方法,从而形成一种师生间良性的互动。她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关系,现代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冲击也同样体现在老师的身上,社会变化令学生产生的迷茫老师也同样深有感触。这种变化是同步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平等交流的状态。当下的大学生比较排斥命令式的教学方法,所以唐欣老师认为,首先应该建立起学生对自己对所讲课程的兴趣,她向学生讲授的也是自己感兴趣的理论。她认为老师讲课要能深入学生的心,首要的就是具备心理认同感。她举例说,自己在讲当代文学十七年的时候会讲《红旗谱》这部作品,但学生可能会觉得它年代太久,理解起来很难,所以她会采取一种新的方法来解读这部作品。同时,结合当下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引出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努力把大家的思想都调动起来。她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传达最前沿的学科知识与观点,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俱进,而非照本宣科。
    在课堂上,唐欣老师会比较注重学生们的反应,如果刚开始上课时发现学生精神状态不好,则会有意识地以提问等方式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她喜欢阅读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把这些与自己的现当代文学专业融会贯通,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宽广一些。在课堂上,她会时常提醒学生去关注文化热点,把尚未进入教材中的当下的一些文学现象和文化前沿问题放到自己的课堂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学知识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自己能够时刻参与当下的文化建构。
    谈到自己以前教过的学生,她脸上情不自禁地洋溢起幸福的笑容。他们中很多人在离开济南大学之后考入更高学府,即使工作多年却也依然和唐欣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告诉老师自己的近况如何。这令唐欣老师感到幸福,也有一种成就感。师生一场,老师与学生一起成长,彼此之间不仅仅是教与学的简单关系,还有令人心生感动的深厚情谊,大概“亦师亦友”说的就是如此吧。
教学为本  科研助力
    关于这次参评“济南大学教学名师”,唐欣老师认为这是对于她多年教育工作的一种整理回顾,能够获奖也是一种肯定。她在参评过程中通过所填的各种表格认真梳理了自己在济南大学任教期间所取得的各种成果,也对自己的工作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但是获奖却还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因为她认为还有很多优秀的一线教师,其中也不乏经验丰富、成就突出的老师,他们也同样值得尊敬。唐欣老师也透露,曾经参与过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的老师不在此次评选范围之列,有些老师可能因此并没有参与到评选中来,所以她也表示自己虽然获奖,但其他认真负责的老师也同样具有相当的实力,值得学习。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唐欣老师把教书作为教学之本。她认为教书是教师的本分,科研做的再好也不能离开三尺讲台。同时,唐欣老师表示即使教学科研两者兼顾会很忙碌,也还是要在讲好课程的基础上发展科研事业,因为教学和科研其实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过程。她举了讲授小说《青春之歌》的例子,说到如果在教授这个作品时不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领与启示,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作者相关信息、作品背景与主题等,这部作品也就仅仅是一个文本而无法上升到文学的程度。如果教师本身通过科研发现更多的解读视角,探索多样的赏析方法,再将自身科研中的所感所得介绍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思考,才会引起学生生更大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接受度。
    当提到对于青年教师提出一些建议时,唐欣老师再次提到了教课的重要性。她讲到教学其实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对于青年教师还是要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从课件制作到课前准备,再到把整个的知识框架串联起来放到一节课上完成其实是很难的,这也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社会上对于教师无私奉献的呼声很高,但是唐欣老师认为在教学工作有所收获并把收获传达出去作用到学生或者社会中,这是要经历一个很慢的过程的,时间长了则会沉淀,才会有所得。
心静如水  脚踏实地
    生活中的唐欣老师喜欢看书、旅游、爬山,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很随性的人,这一点在她的求学之路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南京大学的博士到山东师范大学的博士后,每一次她都是觉得自己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尝试接下来的事情了,便就去做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也许你们初入大学,认为本科到博士后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唐欣老师说,但她也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就会慢慢靠近我们想到达的远方。
    “慢慢来,才最快。”在社会飞速变化的新时代里,很多青年学生急功近利,遭受一点小挫折就会受到打击进而失望。对此,唐欣老师建议我们,青年学生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进程中反而要沉下心、静下心来,社会无论怎样变革,其实都有一定的规则,万变不离其宗。欲速则不达,不能总期待今天做了一件事情便会立刻得到收获,这不现实。她以读书的例子来说明,“就比如老师要求你读书。如果你只读一两本,或者只是浅尝辄止,这样肯定是没有效果的,如无所得便会感到失望。但是如果你读十本书、读一百本书,读懂了,文学素养也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很多事情,你觉得对或者觉得自己可以获得自己成长所需的,那就去做,但是不要期望立刻获得成果,应当适当地抛却这种功利的想法与浮躁的心态。“青年人有时候需要这样一种闯劲,即不问得失不问成败,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当你奋斗完了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一些东西慢慢地就来了。”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欣老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做“出世的智者”“入世的勇者”。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要自觉培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胸怀气魄,不要觉得外边的世界与自己没有关系,要勇敢地参与社会变革,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主动去关注社会,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中沉心静心,但是也要积极参与变化之中,这是唐欣老师给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忠告。
    潜心贯注,实干创新,这八个字大概就是对于唐欣老师最好的解读。笔者在与唐欣老师简短的交流中已经深刻地领略到了她特有的人格魅力,笔者也再次祝愿唐欣老师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在生活中能够随心而行,一如既往地纯粹、自由,人生合意。


                     
           

                   

上一条:责任于心 奉献于行——访“教学名师”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张婷

下一条:传道授业 以德育人——访济南大学“教学名师”侯延爽

地址: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电话:0531-82767339 82767337      E-mail:shekechu@ujn.edu.cn 
Copyright 济南大学社科处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