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社科处
学人风采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人风采 >> 正文
登高极视野 方觉峰涛平—记“山东省第八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李庆臻教授
发布时间:2014-11-07  点击:

    出版著作19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以上奖项全部为首位,获得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大杠杆——震撼社会的新技术革命》,第二位);另外,舒炜光教授主持的五卷本《科学认识论》前三卷也获得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李庆臻同志始终是该学术团队的骨干成员和带头人,并主持了第四卷《科学认识发展论》的编著与出版工作。

    凭借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济南联合大学原校长李庆臻教授获得2014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李庆臻,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中央高级党校自然辩证法研究生班学习,曾先后担任青岛大学、烟台大学、济南联合大学等高校副校长、校长。在多年的学术研究上,他致力于自然辩证法、科技社会学、科技经济学和科技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是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两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副理事长。1988年被选拔为山东省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同年被国家劳动人事部授予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6年、2000年又获山东省第三批、笫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学术研究:始终走在创新的前沿

  谈起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成绩,李庆臻教授始终把“创新”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目标。研究别人未曾涉及或者国内研究中尚属空白的领域,八十年代,新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国外学者对此多有论及,而在中国学术界,这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李庆臻教授觉得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学者“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他与黄顺基教授主编的《大杠杆——震撼社会的新技术革命》就是一部全面论述新技术革命的著作,该书出版后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摘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红旗》杂志、《中国图书评论》、《中国哲学年鉴》、《文史哲》等十多种书刊发表书评予以高度评价。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看到这本书之后,给李庆臻主编回信并给予积极评价,他在信中写到:“此书比起时下流行的中外关于新技术革命的书都更完全,因而是部好书,特向作者祝贺。”著名教授高放将这本书誉为“超过了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展望出版社总编田森教授则将这本书积极地向青年读者推荐,希望他们“抽暇读一下这本书”。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可见一斑,因此,该书获华北十三省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华东区大学出版社首届优秀图书评选一等奖和山东大学优秀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在学术研究中,李庆臻教授还始终坚持贴近社会现实和发展,其著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心。1993年出版的专著《第一生产力论》立足改革与发展,考察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问题,全面地、深刻地论述了科学技术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都是很高的,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全面阐释。将研究做得深入、全面,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和厚度,该著作于1995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此基础上,李教授主编的《大协调——科学技术社会学》、《大动力——科学技术动力论》、《现代科技伦理学》也相继出版,这是他对自然—科技—经济—社会—人类协调发展的深刻剖析和全面论述,由此形成了他的科技社会、科技经济和科技伦理研究体系。

  李庆臻教授深厚的学养来源于他对哲学的深深热爱和痴迷。高中二年级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高中写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读书笔记在大学期间让老师拿来在同学中传阅。对哲学的热爱让他笃定要进入北大哲学系(当时全国唯一的哲学系)学习,虽然经过一段小插曲,但最终如愿以偿。进入大学后,李庆臻对哲学有了新的认识。他想将哲学做实,将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注重这两个学科的交叉,开辟哲学研究的新天地,这也是李庆臻教授做好学术研究的经验之一。运用哲学的思维去研究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哲学,深刻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孜孜以求、善于创新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让他的学术研究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读书和青年治学的“十法论”

  李庆臻教授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来自于他对读书的酷爱。少时家中无钱买书,只好经常去新华书店看书,跟书店的人都混熟了。1995年先后在《济南大学报》发表了《书之乐》和《读书乐》,归纳了读书的“十种乐趣”。他一向认为:“书是朋友,书是长者,书是老师,书是镜子,书是阶梯,书是杠杆,书是财富。”从读书中收获的是无穷乐趣。1998年,他又将古今中外以及自己读书的方法总结为《读书十法简论》刊登在《济南大学学报》。李老自己的“肯定否定读书法”正是让青年学者在读书和做学问时,既要吸收别人的精华,又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他的《大杠杆——震撼社会的新技术革命》就是在否定他人的同时,有了自己的观点,才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李庆臻教授在读书上的独特体会使得他不仅学养深厚,还有着不计名利、支持他人的高风亮节。舒炜光教授带领全国十三所综合大学学术共同体主编五卷本《科学认识论》,在书出版到第二卷时,舒先生不幸仙逝,李庆臻教授成了共同体的带头人,李教授坚持五卷本《科学认识论的主编仍是舒炜光教授。他继续带领大家完成五卷本的全部任务,只是在第四卷《科学认识发展论》,在大家力荐下,署上主编的名字。李老这种在学术上默默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李庆臻教授在学术上追求创新,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观点和研究体系,他还十分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在他的主持下,《自然辩证法简明词典》和《科技方法大词典》得以顺利出版。正是由于这两本词典的出版,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方面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有的编者说,正是参加了词典的编写,他才迈入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门槛,懂得了学术文章怎么写。《科技方法大词典》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内涵,是科研研究入门者有用的工具书,也让一批年轻的研究者找到了入门的途径和方法。

  李庆臻教授把一生的治学经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日臻完善,加以概括提炼,形成青年学者治学的“十要”。一是境界要高;二是思路要宽;三是基础要厚;四是方法要活;五是角度要新;六是资料要丰;七是工具要锐;八是自信要强;九是实心要虚;十是兴趣要浓。这十条治学标准对我们今天的研究者仍有很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管理和学术:“遵道得路”

  李庆臻教授不仅在学术上著作等身,成果卓著,还是多所大学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他曾先后担任青岛大学副校长、副书记、烟台大学校长、济南联合大学校长等领导职务,并且做到了“双肩挑”、“双丰收”。

  他认为,做好工作,思维方式很重要。做领导工作,应是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结合、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结合、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结合、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结合、反馈思维和超前思维结合、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结合、系统思维和局部思维结合,有了好的思维方式,可以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抓大事、要事,做到“闹中取静,乱中有序,积少成多,化整为零”。

  在大学管理中,他始终突出一个“严”字。“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在工作中做到“标准要高、要求要严、检查要勤、赏罚要重”,用制度来管理,只要人人做制度的执行者,自然各项工作就会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作为“双肩挑”的领导,时间与他来说是最宝贵的。为节约时间,他时常以“超前、双轨、兼得、速换”八字来争取时间。在工作中总是提前准备,争取主动,这样,一天的任务半天就完成了,“超前”就等于“节时”。在思考问题时,干着这件事,同时考虑筹划另一件事,两个甚至多个课题,可以同时交叉进行,两篇文章写作可同时并举,这就是“双规法”,相当于“倍时”。一件工作刚完成,迅速转入下一件,“速换”等于“挤时”。会议间隙,来往车上,带上几本书随时研读,开会、读书、写作、构思兼而得之,“兼时”就等于“加时”。他的许多论著就是在这样的节时中完成。

  正是认识到工作与教学科研的对立统一关系,正是找到了二者间的统一规律和结合点,并将其方法进行互相移植变换,使得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对科研的不懈追求,日益精湛,丰富了他的领导艺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领导艺术,又不断开拓他的科研境界和视野。

  李庆臻教授在繁忙的工作和科研之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他兴趣广泛,喜欢听音乐和京剧,爱好摄影,还不时地写点散文和诗歌,在其家中,现场向采访的记者展示了他对摄影的喜爱和理解。他是文学爱好者,即将出版的个人专著将收录他创作的二十多篇散文和一百首诗歌。

  “溪清水流远,露重花愈红。登高极视野,方觉峰涛平。”这是李庆臻教授自赋的一首诗,也是他一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追求。著名画家陈大羽见诗大加赞赏,认为有气魄,当即抒情挥笔,写一条幅,赠给李教授。李教授装裱后,挂于书房,自省、自勉、自励。祝愿李老学术之树长青,生活如他的爱好般丰富斑斓。

 
» 上一篇:学高为师 言正为范——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得者张荣老师
» 下一篇:访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张承芬教授
标签关键词:

上一条:学高为师 言正为范——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得者张荣老师

下一条:访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张承芬教授

地址: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电话:0531-82767339 82767337      E-mail:shekechu@ujn.edu.cn 
Copyright 济南大学社科处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