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社科处
社科要闻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要闻 >> 正文
济南大学人文社科工作者使命在肩 共战疫情
发布时间:2020-03-05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山东省委、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坚决执行学校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社科处精心组织我校广大人文社科工作者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体现责任担当,力促疫情防控与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协同发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校近千名人文社科工作者,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众志成城,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与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了人文社科研究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决落实学校部署。 疫情出现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疫情的防控,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我校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学校提出的“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以及与学校发展稳定相关各项工作”要求,分管副校长部署了疫情防控期间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的重点工作,鼓励我校人文社科工作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发挥人文社科研究优势,全力服务于疫情防控大局,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为省委省政府咨政建言,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同时要求社科处要加强组织服务,及时分析研判,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

——及时设立疫情研究专项。为积极应对疫情,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研究优势,体现我校广大人文社科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社科处牵头设立了“济南大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课题”,鼓励我校教师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研究专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所反映出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围绕如何战胜疫情、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和影响、实现公共卫生重大风险防控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治化治理等主题,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对策研究。

——充分发挥智库的“外脑”作用。组织动员新型智库,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推出高质量的咨政报告,开辟咨政建言成果上呈渠道。社科处正在积极筹划发布“决胜疫情防控,济大社科献智慧”系列研究成果,截至目前,我校已向有关部门提交近20份高质量咨政建言报告,并与省人大法工委、省直有关部门积极合作,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等方面地方立法研究工作。

——积极参与各类疫情研究项目的申报。受疫情影响,2020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延后,社科处适时引导相关教师将正在申报的项目选题进一步聚焦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并通过电话、网络与函电等方式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我校教师积极参与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设立的“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省社科联的“征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应对建议”等与疫情相关的课题申报。

——倾力打造高品质艺术作品。为助力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美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创新研究院、音乐学院的广大教师积极创作,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为战“疫”加油。美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创新研究院联合全省文创设计机构和院校,启动学习强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截止34日已完成26期共计1368件作品创作,并通过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音乐学院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先后创作《和春天有约》《等花开》《满城樱花》等音乐作品,用声音的力量为抗击疫情阻击战的一线英雄助力。

——适时调整工作方式。疫情发生后,一方面要服从于疫情防控大局,另一方面又要有序推进社科常规工作,为此社科处适时调整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电话、邮件、QQ、微信等通讯方式,开展组织与服务工作,鼓励各类项目申报材料通过网络进行提交,社科处将提交的申报材料统一进行打印、装订、盖章、邮寄,尽量避免工作中“面对面”的接触,将病毒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有序推进常规工作。在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暂缓申报期间,社科处在前期论证的基础上,再一次组织校内专家对我校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把关,对每一个项目的选题、论证、申报书格式等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反馈申报人,以期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疫情防控期间,我校人文社科工作者仍然积极参与各类项目和科研成果奖的申报,其中,教育部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20年度研究课题、省外事办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课题已完成申报,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与学科新秀奖、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研究专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研究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选题、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等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济南大学的广大人文社科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战胜疫情”为使命,主动担当科学研究责任,积极出谋划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贡献济大智慧、展现济大力量、诠释济大精神。


上一条:包心鉴、张振鹏两位教授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版)》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举办“山东省高校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研讨会

地址: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电话:0531-82767339 82767337      E-mail:shekechu@ujn.edu.cn 
Copyright 济南大学社科处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