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社科处
学人风采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人风采 >> 正文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访政法学院李慧明老师
发布时间:2016-03-16  点击:

    他如黑夜中矗立的灯塔,给予学生指引;他如微风中蒙蒙的春雨,撒播点滴知识在学生心田。他就是政法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的李慧明老师。朴素的穿着,温和的笑容,优雅的言谈,温文儒雅的气质,他的身上无不散发着一种书香卷气。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深深地被李老师不浮不躁、平易近人又从容不迫的气度所吸引。采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


     李慧明,我校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201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政治(国际环境问题)、全球气候治理、欧洲政治。从教十几年来,李老师尽忠职守、兢兢业业,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把平凡的事做好便是不凡”是他对笔者说的话。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也使得他的课堂焕发着独特的魅力,无限激情,知识涵盖面广的特点,不仅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与欢迎,也赢得了同事们和领导们的赞誉。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李慧明老师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当笔者问起这句话的用意时,李老师告诉笔者,在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知识中丰富自己,以此不断充实自己,做到不断自强。采访过程中,李老师一直反复强调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尽平生所学促学生成长进步”便是对李老师极好的诠释。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尽量多读书,知己不足以自省及自强,他告诉笔者,教学的过程便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历程。


    李老师脚踏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教学上治学严谨,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关注。他曾获得“济南大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并担任国际政治专业2012—2015届的毕业生论文指导教师。李慧明老师注重课堂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摈除灌输式的教育,代以自主式探讨学习;同时,他也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丰富,及时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李老师创新授课方式,将略为枯燥的课堂变为趣味十足的辩论场,唇枪舌剑的辩论,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李老师的授课提供了新颖的知识灵感。在同学们的眼中,李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轻松活跃的、知识面丰富的,学生们也一改平时昏昏欲睡的状态,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李老师开设的《国际政治概论》《日本政治与外交》《外交学》的本科生课程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时,李老师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考研。他从知识储备、心理素质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鼓励学生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并带领学生参加清华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让学生接触学术前沿理论。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考入到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院等高等学府继续深造。老师告诉笔者:“于我而言,学生成功考取研究生是一件欣慰的事情。”李老师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李慧明老师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发表了著作《世界金融危机与国际秩序转型》和译著《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法》;他参与校内、校外的各级科研活动,发表了一系列的科研论文。自教学以来,李老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山东省软科学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1项、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等国际问题研究领域顶级期刊发表了具有相当学术影响力的论文,在《欧洲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东岳论丛》《学术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18篇,代表性论文如《欧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政策立场分析》《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时代的国际领导及中国的战略选择》《气候变化、综合安全保障及欧盟的生态现代化战略》《欧盟在国际气候政治中的行动战略及利益诉求》等。由于李慧明老师科研成绩突出,在2013年学院组建的十个科研团队中,他作为“全球治理与世界发展战略”科研团队的负责人,整合国际政治系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发展。谈及自己对科研的态度问题时,李老师表示,做学术研究需要不浮不躁、静若安然的心态。他强调,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华。“首先,必须树立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长期观察该问题领域的发展动态。其次,注重科研过程需要耐心、毅力、长期坚持的三者配合。再次,知识的日积月累,成果的取得自然水到渠成。”李老师若有所思地说。
   

    李老师在准备考博时已经从事教学事业,出于对学术的更高追求,他选择了在职读博。他告诉笔者:“硕士毕业后,我俯身自省,想专心搞学术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李老师将学术研究比作一片广阔的知识海洋,他认为硕士只是来到海边,仅仅知道应如何渡海,而读博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渡海。他认为,考博更有助于学术问题的研究,对于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知识能力方面大有裨益。李老师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对知识的无限追求,是他毅然选择读博的强大推动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李老师表示,读博可以认识更多优秀的人,知识面更加广阔。谈及考博过程中的困难时,他坦诚地告诉笔者,英语的复习是最大的障碍。在采访过程中,李老师反复强调英语的重要性。“不能搁置英语,时常温习,提高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英语是考研和考博的必备条件。”李老师如是说道。同时,李老师表示,专业课的准备也是挑战之一。正如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挫折面前不急不躁。李老师对知识的追求,使得他在学术研究之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使自己的学术研究“更上一层楼”,开拓新的学术天地,2013年至今李老师一直在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政治学博士后,从此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奔波于家庭、课堂与科研之间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李老师自己才有更深的体味。


    考博是一个付出与毅力并行的过程,考博中的收获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李老师以他的自身经历告诉笔者,他有幸在读博期间到联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访学一年。在欧洲访学期间,他实地考察,亲身实践,体验了不同的文化氛围,进一步了解了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制度,他表示,自己体验到的这些文化,对于思路的开阔和学术的研究大有裨益。他同时表示,导师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尤其在指导自己研究方法和确立学术研究方向方面。李老师还说,读博让自己开阔了眼界,无论是学术方面还是其他方面,自己都受益匪浅。


    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同样,采访过程中,李老师反复强调看待事情要始终怀有一种通透、豁达的态度,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表现为做学问必须脚踏实地,切忌投机取巧;做人要真诚和诚实,切勿为人不忠不义。他同时表示,现在的社会充斥着竞争,新世纪的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份规划,面对竞争时要有自信,做一个有心人。“年轻人勇于尝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即使经历挫折,我们也会得到历练。”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这就是我们敬爱的李慧明老师。采访在轻快的交流中不知不觉进行,随性的问答让我们体会着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哲学,鉴于李老师工作繁忙,最后笔者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采访。教师是人类工程的灵魂师,李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如沐春风,获益良多。最后,我们衷心祝愿李老师在辛勤耕耘的教学工作中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在学术之路上勇攀高峰、再创佳绩。


 
» 上一篇:潜心科研 不骄不躁——访文学院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获得者范丽敏老师
» 下一篇:用人生书写绿色金融研究的新篇章——访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得者张伟教授
标签关键词:

上一条:潜心科研 不骄不躁——访文学院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获得者范丽敏老师

下一条:用人生书写绿色金融研究的新篇章——访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得者张伟教授

地址: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电话:0531-82767339 82767337      E-mail:shekechu@ujn.edu.cn 
Copyright 济南大学社科处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