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社科处
社科鲜智慧
社科鲜智慧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张振鹏-疫情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04-21  点击:

疫情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迅速出台了相关应急政策。但是,疫情对文化产业形成的不仅是短期冲击,还将在较长时间内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人群集聚消费的文化旅游、电影、演艺、节庆会展等文化产业营业收入遭遇断崖式下滑,甚至可能会出现一定时期的零业绩。由于民众闲暇时间的稀缺性,文化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的直接损失难以完全弥补;此外,由于城镇居民用于耐用消费品的必要生活品支出的增加,文化产业的潜在损失可能进一步增加,疫情后文化产业发展也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因此,建议省委、省政府把握疫情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出台长期有效、整体协同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规范引导文化企业并购重组,统一指导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积极促进文化消费扩容提质,充分发挥文化金融扶持作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受此次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是线下聚集性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活动,而开展线上业务和采用线上生产模式的数字文化产业显示了巨大的活力,网络音视频、游戏、新闻资讯、直播等互联网文化消费用户增加迅猛,云展览、云旅游、云演唱会等网络化新型文化娱乐活动涌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5.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数字文化产业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9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占比为22.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的营业收入增速超过30%。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数字文化产业应用扩大,文化产业的数字化生产和传播、数字化消费和体验将成为趋势。在5G技术即将普及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大力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首先,尽快落实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文化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联合的数字文化产业创新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文化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第二,加速数字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以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品创新、文化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积极推动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融合,鼓励数字文化产业推动公共生活、地区发展等方面的融合创新。第三,引导文化企业提升数字化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文化产业专属的数字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软件的研发及使用,加快推进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模式的转变,加快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第四,推动成立数字文化产业联盟或产业协会,加强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协同发展,支持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开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第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兼具文化内涵、技术水准和创新思维的数字文化产业人才。

二、规范引导文化企业并购重组

2018-2019年,文化产业已经处在结构性调整进程中,产业格局重塑、大量企业关停。而此次疫情加剧了文化产业调整的力度,部分债务率较高的文化企业,骤然遭遇近一个季度的零营业收入,其现金流极有可能断裂;部分高杠杆的文化类上市公司,如果遭遇现金流危机,还会同时出现股票质押爆仓及债务违约问题,很可能引发市场的传染效应。即便有政府的救助政策,一些文化企业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走出困境,尤其是电影院线、演艺、影视制片、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广告公关、展览展示服务、创意设计等行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集中,企业优胜劣汰将会加速,部分优质文化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扩大竞争优势与市场份额的现象将会增多,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与集团公司有可能脱颖而出。

规范引导文化企业并购重组,首先,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坚持正确导向和经营方向,坚持国有资本主导地位,积极稳妥推进核心领域文化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改制经营。第二,推动文化企业依法依规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创新,鼓励民营资本和中小微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产业活力和经营效率。第三,完善企业制度,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引导文化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打造文化企业航母。第四,加大扶持力度,在投资核准、银行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文化产业的规范化、市场化、法治化并购重组。

三、统一指导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受此次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是中小微企业。部分中小微文化企业被迫关停或进入非正常状态;部分中小微企业采取降低房租成本、灵活用工的方式对抗风险,这将导致企业的人员规模减少;此外,数字文化产业的崛起将使在线办公和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成为常态,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文化企业对办公场地和用房的需求大大下降。目前各地仍有大量的老旧厂房正在或计划改造为文化产业园区,一些新建文化产园区项目也在建设或计划中。一方面是文化企业用房需求的下降,一方面是产业园区供给的增长,疫情后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将有可能面对空置危机。

统一指导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文化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安排管辖地老旧厂房改造文化产业园区的资源和入市时间,统一规划园区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发展。第二,加强文化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引导支持部分文化产业园区根据产业格局变化和发展实际,积极调整产业方向,改变园区定位和功能,为园区改造提供政策支持。第三,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运营效率,为文化产业园区内办公的中小微文化企业提供房租补贴,提高文化企业的入园率;引导支持部分符合条件的园区将部分办公面积改造为住宿用途,为园区及周边企业员工提供服务,以提高使用率。第四,引导和支持文化产业园区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增加园区公共文化服务、商业服务、生活服务等功能,推动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社区建设、市民生活需求深度对接和融合

四、积极促进文化消费扩容提质

此次疫情严重抑制了以实体空间为依托的人群聚集性文化消费活动,释放了以虚拟空间为载体的线上文化消费。疫情之后,大众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会出现集中释放,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线下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将迅速攀升,消费需求促使市场扩容。而“智能+”消费生态体系的逐渐形成,将显著增加消费者对新业态、新场景、新内容、新模式的需求,个性化、定制化、体验化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文化消费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将进入常态化,对文化消费扩容提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积极促进文化消费扩容提质,首先,打造高质量的文化消费空间,构建文化及相关产业融合互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消费体系,推动各地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特色书店、剧场群、文化娱乐场所群等建设,发展集合多种业态、多样功能的文化消费集聚区。第二,创新文化产品宣传营销模式,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线上线下融合、消费者参与互动的全方位的宣传营销体系,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和新媒体作用,提升文化产品知名度和名誉度。第三,促进文化消费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和企业建设一批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新消费体验馆,促进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内容、新模式的普及应用。第四,积极维护消费者权益,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净化消费环境,加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系和消费者维权信息化建设,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者维权服务体系,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行政保护。

五、充分发挥文化金融扶持作用

因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的文化企业普遍需要金融政策的扶持。但是,文化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企业必然要经历优胜劣汰。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文化产业普惠式的金融政策存在扶持目标不明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抑制了文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延缓了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进程。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文化企业良莠不齐的痼疾,加快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文化金融扶持作用,首先,着力提高金融扶持文化产业的精准性和前瞻性,明确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范围,重点扶持文化科技融合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形成与应用的,引导文化企业抓住发展机遇。第二,按文化企业规模和生命周期分类实施差异化的支持措施,依据龙头文化企业需求实施定制化政策;对大型文化企业实施以降低融资成本为目标的奖励政策;对小微、初创型文化企业实施以降低经营成本为目标的补贴政策。第三,促进文化金融机构专营化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专设文化产业服务部门,开展文化金融专业化服务,实施业务流程、风险管控、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差异化管理,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第四,加快推进文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开展文化资产管理、文化产业融资租赁、文化保险担保等业务,鼓励文化企业以无形资产提供质押担保、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等方式,提高文化企业的融资能力,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提升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和水平。

【成果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文化管理体制与文化企业管理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振鹏,济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文化创意产业智库专家兼秘书处负责人。

上一条:陈功香-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心理免疫谣言的传播与遏制

下一条:徐向真_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契机,打造“宜防疫”型社区

地址: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电话:0531-82767339 82767337      E-mail:shekechu@ujn.edu.cn 
Copyright 济南大学社科处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51414号